談到交易,人們常說“一分錢一分貨”。傳統的營銷理論也告訴人們,物美則價高,所謂“物美價廉”是不存在的。因此,品牌就意味著溢價,代表著高投入、高成本所造就的高品質,品牌能夠創造大大高于同類產品的平均利潤。而金融危機顛覆了消費者的品牌認知,也正在改變著企業的營銷觀念,高品質未必等于高價格,“物美價廉”或將成為企業新的品牌理念。
深度洞悉市場,如何在新的環境下重新認識產品與品牌的辯證關系,領悟低成本制造與品牌營銷之道,是企業快速擺脫后危機困擾,開創市場新局面的關鍵。受金融危機影響,一些世界知名品牌或者轟然倒下,或者步履維艱。于是人們對企業的品牌營銷提出了質疑,有人則拿企業的品牌戰略當笑料。實際上,這些品牌在危機中倒下,其原因之一在于企業未能準確認識產品與品牌的關系,未能深刻洞悉消費者對品牌的微妙心理與感性認知。在市場前期,或者面對新興市場,產品創新越快企業就可能獲利越多。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市場日益成熟,技術不斷更新,企業之間的產品創新和商業模式更加容易模仿。品牌產品不僅滲透了企業的商品勞動,也融入了企業的經營管理智慧,從顧客價值來說,品牌不僅包含著對消費者功能性利益,還包含著對消費者情感性利益的滿足,而消費者的情感性利益和心理依賴,正是企業塑造知名品牌的重要條件。然而,金融危機顛覆了以往的慣性認知,消費者越來越看重的則是產品的功能性利益。
面對越來越多的不確定性,企業必須適時改變自身的品牌觀念。顯然,市場萎縮、消費疲軟,大宗用品滯銷、高端產品下滑,顧客更加精打細算、企業日漸營銷乏力,已經成為眾多企業和營銷人的心病。在消費者把錢袋子捂得越來越緊的今天,過去顧客盈門的大商超,如今依然熙來攘往,所不同的是很多顧客只看不買。食品柜臺更是一反常態,往往是顧客挨著嘗鮮兒卻屢嘗不買。甚至大商超也突然間促銷聲、打折聲一片,哪里喊甩賣哪里就人頭攢動。于是,人們懷疑營銷的終極目標是否在于打造品牌?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但品牌的內涵則需要我們重新認識。實際上,這次金融危機和市場動蕩,既為企業上了一堂生動的營銷課,也為企業認清市場本質,理解營銷道術提出了一個重要問題,這就是企業如何在市場環境發生急劇變化的時候能夠有效應對?
世界看好中國。近期,食品巨頭卡夫完成對英國品牌吉百利的收購,意味著全球最大的糖果企業誕生,中國這個全世界最大的巧克力市場也必將硝煙再起。與此同時,歐美各大奢侈品品牌也紛紛加速向中國轉移,其一改往日的傲慢與偏見,低下高昂的頭顱親民營銷,正搶灘布局二、三線城市。這或多或少告誡人們,在今天,對品牌的真正含義,企業和營銷人都需要重新認知。
雖然騰中重工收購悍馬案早已塵埃落定,吉利收購沃爾沃依然備受關注。盡管李書福那句“要像賣白菜那樣賣汽車”的狂言囈語沒有打響市場,但從“造老百姓買得起的車”到“造老百姓買得起的好車”則可以見出吉利的品牌戰略正在加速轉型。對“白菜說”我們不必咬文嚼字,也不必在意他那句“汽車就是兩個沙發加四個輪子”的“格言警句”。但李書福的造車夢想源于對洋車“價格高得離譜”的創業沖動,則在業界廣為人知,其成功的背后有著怎樣的商業邏輯?對于其它自主品牌汽車,無論比亞迪還是長城,其成功的背后又有哪些核心模式?觀察吉利汽車的成功之路,探究比亞迪、長城的制勝方略,我們都發現了一條共同規律,即走低成本制造,行品牌營銷。低成本制造并非競爭制勝的全部,低成本制造加品牌營銷才是成功之道。換句話說,賣廉價產品難以做大,低價產品加品牌營銷才容易成功。格蘭仕無疑是這一戰略的經典案例。如果汽車、家電制造尚可如此,其它為數眾多的制造企業何不借鑒它們的成功模式?
其實,在很大程度上,低成本戰略反映了企業對顧客心理的準確把握;低成本戰略反映了企業對市場本質的深刻理解;低成本戰略反映了企業對低碳營銷的積極態度。期待有更多企業能夠重新認識營銷真諦,參透低成本制造與品牌營銷之道。
~END~
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站注明"轉載、企業供稿、其他(非本站)"的內容,均轉載自其它媒體或企業供稿(包括供稿配圖),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贊同作者觀點,本站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
2、凡本站注明來源"集成吊頂網"的內容,均為集成吊頂網原創,轉載時請在顯眼位置標注"來源:集成吊頂網www.rengrong.cn"。
3、如果本站會員發布的內容和圖片涉嫌侵犯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并處理違規會員,集成吊頂網不承擔任何法律及連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