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時間過得很快,4年前北京奧運會余熱未散,倫敦奧運會又要閃亮登場。作為世界最頂級最全面的競技賽事,很難再說當今的奧運會只是一場單純的競技運動。由奧運會牽扯出來的一切環節,都直接關聯著世界各國經濟與文化的比拼和表達。在尋求商機,擴大影響的基礎上,各商家企業還在為尋求更多深度合作的模式和空間而挖空心思。如果說哪個行業和奧運會關系最為緊密,材料業絕對是首當其
時間過得很快,4年前北京奧運會余熱未散,倫敦奧運會又要閃亮登場。
作為世界最頂級最全面的競技賽事,很難再說當今的奧運會只是一場單純的競技運動。由奧運會牽扯出來的一切環節,都直接關聯著世界各國經濟與文化的比拼和表達。在尋求商機,擴大影響的基礎上,各商家企業還在為尋求更多深度合作的模式和空間而挖空心思。
如果說哪個行業和奧運會關系最為緊密,材料業絕對是首當其沖的代表。盡管,這似乎并不是人們常規意識中的概念,但從奧運會場館建設開始,到世界巡游的火炬,再到每種體育器械的演變升級,獎牌的制作設計,等等,哪一樣不是各種材料的博弈和示范?
從辯證的角度理解,體育與材料,越來越成為分不開的共生體。兩個行業的交織與合作,所產生的效應和價值,早已超越了奧運會舉辦的三周時間,而關乎于經濟、文化、科技等等相關領域的求索突破,甚至,關乎一個國家的整體形象和世界影響力。
奧運會至今,不過百年,我們能夠預想得出,在未來的一百年,很難再有大型體育賽事可以超越奧運會的規模和影響力,那么,每4年一屆的奧運會,無疑為整個材料行業醞釀著不同的創新和提升空間,關鍵是,誰能抓住機遇。
體育與材料,相伴相攜,缺一不可。
跨界讓材料煥發生機
體育與材料,之所以相輔相成,材料在推動體育事業發展的同時,越來越多的體育賽事,也為大材料產業提供著大展拳腳的空間和舞臺。
這一點,中國資源協會木塑復合材料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劉嘉的感受相當熾烈,因為“綠色奧運”的召喚,讓新型木塑復合材料大展拳腳。北京奧運會之前,全國只有50多家木塑企業,2006年,當木塑復合材料作為新型綠色環保材料,被奧運會相關部分確定為鳥巢、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等場館建設中,木塑行業可謂柳暗花明,春色綻放。
如今,中國木塑行業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的上下產業鏈企業,生產量與出口量均列世界第一。
不僅如此,木塑復合材料的行業標準,也是伴隨著奧運會的應用而誕生。總言之,如果沒有奧運的輔助和傳播,中國木塑業的發展,遠不是今天的規模和態勢。
陶瓷行業同樣感受明顯,倫敦奧運會對于陶瓷制品的喜愛可見一斑,從地磚墻磚、陶瓷衛浴等基本陶瓷材料的應用,到禮品、紀念品等藝術陶瓷的引入,都無疑是為陶瓷行業提供著最具傳播效應的空間。
毫無疑問,奧運會在中國的舉辦,給了中國建材業一次集體行動的良機,但是,中國建材如何走出國門,成為世界奧運的重要角色,似乎還存在著一定的桎梏。
放眼國際,建材與奧運最著名的聯姻,源自美國陶氏集團,2010年,陶氏集團開始成為奧運會的全球合作伙伴,一直到2020年。
倫敦奧運會主場館“倫敦碗”裝飾外殼,就是采用陶氏的新材料――一種比傳統材料重量輕35%的樹脂材料,而其發明的擠塑聚苯乙烯隔熱保溫材料,也在奧運會場館中被應用。
不能否認的是,相對其他行業的奧運營銷,建材企業的傳播意識和合作方式,已呈現出全球化相形見絀的態勢。上百年來,大量的建筑材料應用于奧運建設,但榜上有名的卻寥寥無幾。
縱覽奧運會贊助商的大名單,各行業的品牌企業占據著9成以上的比例。建材業品牌意識的缺失,桎梏著傳播力度釋放,這恐怕是建材產品“只出力不留名”的重要原因之一。
加強品牌傳播力度,還能收獲更多合作拓展的機會,尤其在當下,東方元素和東方藝術文化日益成為全世界的新寵,似乎可以為建材業的品牌意識覺醒帶來一些刺激。
剝離建材重工業的影子,人們越發意識到建筑材料同樣是民族元素與民族文化藝術的表達方式之一,那么,利用像奧運會這樣世界矚目的大型平臺,無論從材料的實地應用抑或文化交流等方面,都可以創造帶動起全行業走向國際的絕佳契機。
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板塊,全新的綠色材料的開發與推廣,高新科技材料的創新與營銷,都是未來各大體育賽事上得以爭奇斗艷的機遇良緣。
有一位行內專家說過的一句話很有概括性:“只要把眼光放開,建材的發展空間其實很大。”
如果總結奧林匹克內涵,可以挖掘出很多,但具備競爭性、創新性、借助平臺的品牌傳播優勢和具備包容性的合作意識,應該是直觀且重要的一部分,將這些內涵深入到建材行業里,同樣可以融會貫通。
國內企業間和國際同行間的競爭意識在建材行業里已經很明顯,創新也日益成為現代建材發展的主旋律,但是,在品牌傳播意識的弱,建材業在擴展合作的空間和版圖,也受到了傳統思維上的制約。
“十二五”剛剛開始的2011年,“跨界合作”就被列入未來各行業發展的新模式和新機遇。
所謂跨界,就是不拘泥于常年固有的發展模式和經營思維,打開束縛行業的條條框框,以包容的心態,與不同的行業共同尋找合作的契機,達到雙贏的目的。
以世界最頂級的奧林匹克運動會為起點,打開國際化運動賽事的合作模式,再由此大膽嘗試與其他行業的交流與合作。尤其在建材業面臨一定困頓的當下,敞開胸懷、放大眼光才會發現,不只是競技賽事,太多的行業需要建筑材料的配合、輔助和完善,而這或許也正是建材業走出瓶頸,激活市場的一條出路。
材料助人類挑戰極限
建筑材料是材料體系的一部分,現階段的建材企業品牌建設之路,不是朝夕之事,那么,以現有的條件想要打入奧運會,建材業可以從大材料領域中得到一些啟發。
如果說一百年前的運動競技,是以運動員自身能力拼成績,那么,20世紀之后的運動競技,運動員一次次打破記錄超越極限,則需要各種器械材料的科技突破來加以輔助。
比如撐桿跳所用的撐桿,最早源于英格蘭一種民間運動,奧運會上沿用了民間所用的木桿,但木桿直而硬,沒有彈性,那時男子撐桿跳最好的成績僅是2.29米。
上世紀初,既韌且輕有彈性的竹竿取代了木桿,大大提高了成績,僅在1912年至1941年30年間,就有16人利用竹竿打破紀錄。
上世紀40年代,美國人在原有竹竿的基礎上,運用金屬加工工藝,研發出輕質合金撐桿,重量輕彈性好,竹竿退出歷史舞臺。從此后,人造材料取代天然材料,成為撐桿的主材料。
上世紀50年代末,復合材料的出現,玻璃纖維經過編織成圓筒后與有機樹脂粘合在經過成形及高溫定型后制造成玻璃纖維復合桿,成為新一代的撐桿。
上世紀80年代,多種高性能纖維繼續應用于復合材料撐桿上,1985年前蘇聯選手便是利用新型碳纖維撐桿突破6米大關,引世界驚奇。
撐桿繼續著演變的歷史,運動員繼續創造著奇跡。如今,男子撐桿跳6米大關已經不再罕見,撐桿跳女皇伊辛巴耶娃所創造的5.05米也終將被打破,而伴隨一次次極限挑戰,新型材料的撐桿也一定會不斷升級,推波助瀾。
這僅僅是一個很小的例子,回過頭看所有體育賽事的競技項目,大到跑道,小到乒乓球,轟動如游泳衣,快速如足球材料,幾乎全部是新型高科材料的升級演變。體育與材料的默契合作,已是大勢所趨。
如果說一百年前的奧運會,運動場館的建設還只是滿足體育賽事本身的實際需求,那么,20世紀之后的奧運會,無論是場館、奧運村的建設,還是館內設施的安裝,抑或場外周邊配套環境的規劃,都已經屬于人文與環境的組成部分,隨著時代的要求而不斷刷新著不可思議的創新記錄。而這一切,也是要通過不同的建筑材料才能實現。
奧運會從古體育場的大理石建筑開始,已經在無意識狀態下,與人文文化、藝術設計、材料應用達成了相當的默契,并由此展開了上百年來建筑材料演變的征程。
當兩次世界大戰之后,一切百廢待興的時候,從簡主義淋漓盡致地體現在奧運場館的建設上,以翻修老建筑為主的材料運用,混凝土和鋼筋水泥成為以舊翻新的主體材料。
上世紀50年代之后,隨著各國經濟水平發展迅速,奧運會場館及奧運村建設也更為復雜炫目。主場館拼的是實用、特色與華麗兼具的實力和底氣,越發突出建筑細節中材料的應用,于是,各種建筑材料粉墨登場,建材的“混搭風”盛行。
如果說奧運會是一場頂級競技大賽,奧運場館更像是奧運角逐的開幕戰。
進入21世紀,“綠色奧運”的口號伴隨著全人類綠色革命浪潮的席卷而成為場館建設的思想洪流,從悉尼奧運會開始,綠色建筑材料與高科技能源材料的應用,又為建材業的發展注入了全新的力量。
這一點,尤其體現在北京奧運會的場館建設上,據木塑復合材料專業/專家委員會秘書長劉嘉介紹:木塑作為綠色新材料,成為北京奧運會建筑材料的主角之一,不僅僅讓奧組委的人們感到驚喜,也為木塑行業帶來生機。
倫敦奧運會,又在“綠色奧運”的基礎上延伸了新的課題:奧運場館建筑材料的可拆除和再利用技術。
圍繞著這樣一個新課題,以及下一個百年伴隨時代變化而衍生的奧運連環課題,奧運場館建筑材料的研發和創新,不會再有間斷,機遇隨處都在。
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站注明"轉載、企業供稿、其他(非本站)"的內容,均轉載自其它媒體或企業供稿(包括供稿配圖),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贊同作者觀點,本站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
2、凡本站注明來源"集成吊頂網"的內容,均為集成吊頂網原創,轉載時請在顯眼位置標注"來源:集成吊頂網www.rengrong.cn"。
3、如果本站會員發布的內容和圖片涉嫌侵犯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并處理違規會員,集成吊頂網不承擔任何法律及連帶責任。
集成吊頂網由集成吊頂行業協會主辦、嘉興樂易承辦。 Copyright ? 2006-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業務合作:18957399906
業務QQ:雙兒 1205730055 服務QQ:婉清 228573015
免責聲明:本站上會員自行發布的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發布會員負責,集成吊頂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ICP經營許可證:浙B2-20070172-9